戒臺寺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的馬鞍山上,始建于唐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,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,原名“慧聚寺”。 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,民間通稱為戒壇寺,又叫戒臺寺。寺內因擁有全國最大的佛寺戒壇而久負盛名。
寺院寺西朝東,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山門殿、鐘鼓二樓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千佛閣(遺址)、觀音殿和戒臺殿。其中戒臺是中心建筑。殿宇依山而筑,層層高升,甚為壯觀。西北院有中國最大的戒壇,與泉州開元寺、杭州昭慶寺戒壇并稱中國三大戒壇。
戒臺寺尤以松樹出名,“潭柘以泉勝,戒臺以松名,一樹具一態,巧與造物爭”,活動松、自在松、九龍松、抱塔松和臥龍松,合稱戒臺五松。每當微風徐來,松濤陣陣,形成了戒臺寺特有的“戒臺松濤”景觀。
寺院建筑格局獨特,主要寺院殿堂坐西朝東,中軸線直指距離70公里的北京城,建筑樣式基本是遼代風格。寺內的戒壇,其規模是在遼咸雍年間形成的,人們稱其為“天下第一壇”,是中國佛教史上最高等級的受戒之所,雖歷盡滄桑,仍保存完好。
戒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它是我國北方目前保存遼代文物最多、最完整的寺院。最特別的其是保留了佛塔,經幢、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。
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,歷史上的戒臺寺在中國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,由于寺內的戒壇可以授佛門的最高戒律菩薩戒,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。
戒壇設于西北院,為高3.5米的漢白玉方臺,雕刻精美。環壇雕刻113尊一尺多高的戒神,壇上供奉釋伽牟尼坐像。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,即和尚受戒時“三師七證”的座位。該戒壇為明代遺物,與杭州昭慶寺、泉州開元寺戒壇并稱中國三大戒壇,戒臺寺居首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戒壇”。
戒臺大殿是戒臺寺的標志,也是寺內最為主要的建筑。戒臺殿內的113尊戒神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景,那133尊泥塑金身,神形各異,有的威武雄壯,有的面目猙獰,有的頂盔貫甲,有的仙風道骨,卻一個個栩栩如生,生動傳神。這是迄今為止,北京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組戒神塑像,難得的藝術珍品。
牡丹院
其建筑風格是北京傳統的四合院與江南園林藝術的巧妙結合,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古樸又有南方園林的秀美。整個院落的布局采用了房屋建筑與園林造景、借景相結合的巧妙構思,可以說是舉目皆景。正因景色怡人,美不勝收,由古至今,時有文人豪客,居住于此,修身養性,調養生息,每逢牡丹花期之時,牡丹院也成為了戒臺寺最美的風景。
彌勒佛
千佛閣上坐神佛,納得天下福滿門。千年香樟木雕彌勒佛, 作為戒臺寺唯一一尊露天佛,常得日月之光,納天地靈氣,立于千佛閣上修得萬佛之心,用萬世不變的歡喜笑顏,用大肚笑納天下事,也容載著天下人的希望。
大鐘亭
戒臺寺內有一座大鐘亭,原是地藏院的附屬建筑。主要供每年的7月30日戒臺寺做地藏法會之用。大鐘亭內掛有一口明景泰銅鐘,此鐘為八峰波形口,鐘紐為虹形雙龍頭蒲牢,鐘體上鑄有云紋,銘為“大明景泰年月日制”。
天王殿
天王殿面闊三間,單檐廡殿式,頂覆綠色琉璃瓦,門額懸掛“天王殿”金匾。殿內正中供奉木質漆金彌勒佛坐像。與其相背為泥質漆金護法韋馱立像。兩側為泥質彩繪的四大天王立像。天王殿前有鐘鼓二樓。
大雄寶殿
大雄寶殿在天王殿后面,坐落在近兩米高的月臺上。門額上高懸清乾隆帝手書“蓮界香林”雕龍橫匾。原來還掛有清康熙帝所題“般若無照” 匾額和“禪心似鏡留明月,松韻如莫振舞風”的楹聯,今已不存。殿內屋頂上有三個木雕藻井,上圓下方,井內各雕有一條團龍。下方漢白玉石雕的須彌座上供有明代鑄造的銅質橫三世佛。正中為釋迦牟尼佛,南側為阿彌陀佛。北側為藥師佛。每尊佛像高3.2米,重5000公斤。大殿前左右兩側各有三間配殿,左側為伽藍殿,右側為祖師殿。
千佛閣
千佛閣始建于遼代咸雍年間,閣內正中供有高大的毗盧遮那佛銅像。兩側磚墻鑲以琉璃壁飾,遍布閣龕。每龕內都供有一尊高10厘米的木雕小佛像,共計1680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