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華是著名的江南古城,民俗文化燦爛多彩,素有“文物之邦”、“小鄒魯”之稱,民間藝術底蘊相當豐厚。民間說唱藝術有金華道情、金華民歌等,民間娛樂有斗牛、龍燈、舞獅、牡丹燈、臺閣和本地農村獨有的迎蠟燭;民間工藝有剪紙等,另外還有鑼鼓十響班,令游人玩賞不盡。
燈會
燈會是金華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,人們通過迎燈,以示驅邪除瘟,去災祈福,求五谷豐登、人畜平安。日時燈會都在元宵舉行,因此,元宵節又稱“燈節”。一般于農歷正月初十起燈,甘日散燈,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三日最興。
金華燈彩品種繁多,絢麗多姿。龍燈是燈會的主燈,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 “橋燈”(金華、蘭溪稱“板凳龍”,浦江稱“長燈”),一般均有百余橋(一節為一橋),長者數百橋,甚至千余橋。橋燈分“龍頭”和“燈橋”兩部分。龍頭下托以木板,上建支架,以竹箴扎于板架,成棘龍形狀。外粘棉紙,描以彩色龍磷、云彩,腮挑龍須,嘴銜龍珠,四支擎有各種彩燈,背上插旗數面,上懸“天燈”,下掛“地燈”,極為精致。燈內燃點蠟燭,色彩鮮艷奪目。燈橋下托木板,每板長2.3米,闊18厘米,厚5厘米,板兩頭各有一孔,間距70厘米,用以接燈。板上設有燈架,每板兩枝。龍尾是最末一橋,呈龍尾巴形狀,披以綢緞彩虹。迎橋燈主要陣式有:“欽索箍”、“肚里滾”、“青蛇溜”、“麥餅挑”、“荷花旋”、“剪刀股 ”、“雙開門”、“繞房柱”等,極為精彩、驚險。
舊時迎龍燈,程序繁瑣講究,禁忌尤多。扎制龍頭之竹,必須“偷”。其“偷”法,察準適用竹后,至夜集人砍之。砍畢,于竹根處放上紅包,鳴炮而去。新制的龍頭板和橋燈板“偷”法亦然。被偷者領取紅包,不管補償如何,引為吉利,從不責怪。龍頭經精心扎糊和彩繪完畢,用兩方小紅紙障目,待迎燈之日,行“出位”儀式將龍頭抬至廳堂,案上供奉五谷、糖果、糕點,由道士“請龍神”后,才啟去小紅紙,曰“開眼”。爾后,村人香燭朝拜。迎龍燈者須火浴凈身,然后扛燈橋,放火炮“出門”至曠場,使全村燈橋相接,整條龍、燈齊全,才出發上殿,意為會諸神。村坊越大,燈橋越多,燈隊就越長。再后,按俗定路線游龍。游龍時,隊伍最前列為德高望重的老人,手捧香盤,次為挑“火炮擔”、“蠟燭擔”者,再次為扛“雙頭鑼”及“虎頭牌”者,后才是龍頭。高擎魚、蝦、蟹散燈的孩童無禁無拘,可占執香之前,可伴燈橋之側,亦可隨龍之尾,謂“巨龍出游,蝦兵蟹將開路、護駕”,龍燈游田野,稱“踏青”、“察麥”。人眾路窄,不免踩壞麥苗,然無人責怪。游龍時,要“跳燈”、“團燈”。
廟會
金華各地,舊時廟會眾多,尤以農歷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廟會最盛。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,絡繹不絕,商賈云集,百貨陳雜,除舉行“午迎佛”等俗定儀式外,還有表演“迎大旗”、“三十六行”、“翻九樓”、“迎臺閣”、“演大戲”等娛樂活動。“所謂好淫伺是也。一會之興,有煙火,有戲班,且多至十余”(光緒《金華縣志》),廟會之盛可見一斑。現在,各地廟會活動仍經常舉行,但封建迷信活動已基本廢除,為演戲、放電影、迎龍燈、游藝、展覽等活動所替代。廟會多被改造成娛樂活動會、物質交流會和文化節。
斗牛
金華斗牛始于宋朝,積習相沿,經久不衰。金華斗牛是牛與牛斗。斗牛除金華縣外,市屬義烏、浦江、永康、武義、蘭溪等均可見到。一般都是為廟宇開光的一項娛神活動。武義稱斗牛為“抄牛”或“抄牛角 ”,永康稱“操牛”,浦江稱“軋闖牛”。每年稻秧插完“開角”(一年第一次斗牛),至次年春耕前“封角”(一年最后一次斗牛),除農事大忙或風雪相阻外,幾乎是一月一大斗,半月一小斗。斗滿一周年,稱“一案”。
婺劇
婺劇是我國古老的劇種之一,深受民間特別是金華地區人民的喜愛,成為金華當地的一項常見娛樂活動,在國內外都享有較高的聲譽。近年來,浙江省婺劇團為發揚這一傳統劇種,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,在培養接班人、挖掘和開發新劇目作了大量的工作,使婺劇得到延續和發展。